孔庆凯弟兄查经小组:希伯來書08亞伯拉罕與麥基洗德

Поделиться
HTML-код
  •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: 9 апр 2025
  • 20250328 孔老师 查经
    希伯來書08亞伯拉罕與麥基洗德6:13-7:10
    引言:由初信到成熟、由開始學道到明白真理、聖徒在生命中經歷了神、與聖靈同工、一同發展神的國度、作為基督的見證、影響著周邊的人、就好像良田受過雨露之後、結出美好的果子。但基於人的短視和世俗的觀點、他們結的果不一定被人重視或認同。而且在與世俗有相違的時候、更要被攻擊和逼害、假定這書是我們說的寫作日期和背景、當日羅馬和周邊的聖徒所受的災難很重、保羅周圍的人、除了路加以外、都離開了羅馬、提後4:10, 19。聖徒再可以公開聚會後、教會的領導當然有話要說、往者已已、將來要怎樣生活才是重要、要作好思想的調較。作者指出眼前所能見的只是真相的一部份、他用猶太人的祖宗亞伯拉罕和超級大祭司麥基洗德對比、再帶出主耶穌這個在高天的大祭司。他告訴聖徒、對主的信靠和服從是最好的、也是理所當然的。
    釋經6:13-20:13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、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、就指著自己起誓、說、作者用創22:16亞伯拉罕的故事、帶出對麥基洗德的講論。亞伯拉罕除了是以色列人和亞拉伯人的祖先外、他的事蹟也是燴炙人口、廣為傳誦。在山上寶訓中、耶穌不主張人起誓、在申6:13卻將敬畏神、事奉他和指著他的名起誓放在一起、是三件他們要做的事。有時起誓是一種該盡的義、重點是起誓的對像和原因、主只是不贊成人以起誓的方式去證明自己的話、不是反對起誓。猶太人認為神不能起誓、但舊約多次記載神起誓、如不許以色列人進入安息、詩95;按麥基洗德的等次永為祭司、詩110:4…。但這裡的起誓是在亞伯拉罕遵命要獻以撒後、神對他說的話、對那受過逼害的人很有的意思。14論福、我必賜大福給你.論子孫、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。15這樣、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、就得了所應許的。神要亞伯蘭離開哈蘭時他已75歲、那時神已應許他成為大國、要賜福給他、叫他的名為大…萬族都要因他而得福、創12:1-3、也應許他有很多後裔和地土、創15:1-7; 17:8、但這些都要很多年後才實現。他要過25年後才生以撒、雖然他可以納多個妾、生上幾十個兒女、但他相信神、沒有這樣做。這還是小事、他要等到400年後、約書亞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、他的後裔才得那地、創15:12:21、所以在他獻以撒後、神起誓去給他保證。16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.並且以起誓為實據、了結各樣的爭論。17照樣、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、格外顯明他的旨意是不更改的、就起誓為證.18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、神決不能說謊、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、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、可以大得勉勵.人用起誓去解決別人的疑慮、為了人的原故、神也用起誓去安定人的心。神的應許和起誓必要成就、靠著這兩件事、聖徒在苦難中也能安穩。逃這字只在徒14:6用過、那裡是保羅逃避以哥念一些人的追殺、有人說這避難所是神、或猶太人說的聖殿、但這裡是作者和讀者都曾逃往避難所、假如這信是如我們所說的寫作情況、這就是尼錄逼害聖徒的時候、他們各自逃避、也因著神的應許而得到勉勵。19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、又堅固又牢靠、且通入幔內。20作先鋒的耶穌、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、成了永遠的大祭司、就為我們進入幔內。經上只有這裡用錨作比喻、假如作者是路加、在往羅馬的海難中、他對航海很深的認識、徒27:27-36。錨也是希臘哲人常用來比喻人能靠此安穩的美德、發現勾股定理的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說、生命中最堅固的錨是謹慎自律prudence、慷慨generosity和力量strength。但作者說聖徒的錨不是人的美德和努力、是神、這安定人靈魂的錨是通入幔內。這幔是指將聖殿中的聖所與至聖所分隔的幔子、每年的大贖罪日、大祭司才進幔子裡為全民獻贖罪祭。作先鋒的耶穌、主率先勝過罪2:10、勝過死亡2:14、信仰的始創者和成終者12:2。他已經照著麥基洗禮的等次成了大祭司、替人來到父神面前…進入幔裡、如錨固定在神那裡。
    麥基洗德7:1-10:作者在第五章引詩110:4、說主是按麥基洗德的等次永為祭司、但他在第六章轉到聖徒的危機、然後再回到這方面、就是因為聖徒有一位好像他的主耶穌、才不怕跌倒。但麥基洗德是誰?作者引創14:18-20的故事、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意見、介紹他給讀者。在創世紀中他是實際存在的人、亞伯蘭大敗大馬色聯軍後、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亞伯蘭、給他祝福。亞伯蘭將從搶回來的東西十份一給了他、用創11:10-26計算、這約發生於洪水後370年、猶太人對他有很多故事。他們解經書墱古姆Targum說麥基洗德就是閃、閃生了兒子後再活五百年、創11:10、比亞伯拉罕多活35年;當時猶太學者菲羅認為他就是道、是神的思想、是首生的;死海經卷說他是詩82:1、代神審判人的神;偽經以諾二書71-72說、他是挪亞的弟(Nir)婦老年時無故所懷的胎、未足月婦人就死去、胎兒從裂開的腹中爬出來、被接到天上、成為世上祭司的始祖、讓我們用本書去看看。1這麥基洗德、就是撒冷王、又是至高神的祭司、本是長遠為祭司的.他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、就迎接他、給他祝福。2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、取十分之一給他.他頭一個名繙出來、就是仁義王、他又名撒冷王、就是平安王的意思.麥基經上常譯作米勒、希伯來文是王的意思、而洗德是公義、加起來就是公義的王。撒冷常用來指耶路撒冷、在古代稱為帝王谷、而撒冷在希伯來文中也是平安或和平之意、所以撒泠王亦即是和平或平安之王、彌賽亞其中的名字就是和平之君、賽9:6、公義的王、賽32:1-2。至於亞伯蘭將戰利品十份之一給了他、表達出他承認這撒泠王的地位。古人常將戰利品的十份一獻給他們的神、平民也將收入的十份之一交給治理他們的王、麥基洗德收取這些禮物、則好像受之無愧。3他無父、無母、無族譜、無生之始、無命之終、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、〔持久做祭司、直到永遠CSBT〕。在創世紀眾多的家譜中、對麥基洗德這樣重要的人物沒有一些交代、實在有點奇怪、而作者用他的推想、指出他與眾祭司的分別。人怎能無父母?甚至主耶穌也要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、偽經亞伯拉罕啟示錄說、神是無父無母無族譜、作者這裡再加上…無生之始、無命之終。他這說、可以說經上沒有記載、也可以是作者的誇大。以諾和以利亞被神接去、那是無命之終、但只有神是沒有開始。諾斯底派用這段指麥基洗德就是未出生前的主耶穌、但作者也刻意說他只是與神兒子相似。基督由神成了人身、救贖世人、麥基洗德由人成了神靈、但他只是基督的代模。4你們想一想、先祖亞伯拉罕、將自己所擄來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給他、這人是何等尊貴呢。5那得祭司職任的利未子孫、領命照例向百姓取十分之一、這百姓是自己的弟兄、雖是從亞伯拉罕身中生的、〔身原文作腰〕還是照例取十分之一.6獨有麥基洗德、不與他們同譜、倒收納亞伯拉罕的十分之一、為那蒙〔各樣〕應許的亞伯拉罕祝福。7從來位分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、這是駁不倒的理。作者指出麥基洗德的身份比以色列人的祖先高、但基督比他更高貴、講完始祖、作者轉到讀者所重視的祭司。人多將利未人和祭司混為一談、但只有亞倫的後人可以做祭司、利未人只是在聖殿事奉、代替以色列人的首生子獻給神。他們不准擁有地土、所以他們收取人民的十一奉獻、民18:21-24; 尼10:38-40、然後取其中的十一交與祭司。除了宗教方面、利未人和祭司是有王之前的政府、十一奉獻其實是他們的稅制、掃羅王開始時還是自己趕牛、撒上11:5。利未人服待自己的兄弟收取十一、這是理所當然、但麥基洗德從與他沒有關係的亞伯蘭也收了十一、更給他祝福、由此可見他有多尊貴。8在這裏收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.但在那裏收十分之一的、有為他作見證的說、他是活的〔永活的〕。9並且可說、那受十分之一的利未、也是藉著亞伯拉罕納了十分之一.10因為麥基洗德迎接亞伯拉罕的時候、利未已經在他先祖的身中。這裡說了很多麥基洗德的事、他的身份高過以色列人的始祖和祭司、他們的祭司也間接通過亞伯蘭向他奉獻過。這些都是作者用詩110:4、指基督是照他的身份或實質而存在、他的地位遠高於利未人的祭司。這裡有一點我們要弄清楚、我們對麥基洗德所知不多、他的來龍去脈、結果是死亡或被神接去、我們都無可稽查、但他是怎樣能永為祭司?那基督的永為祭司又是怎樣?福音書上常說父神與聖徒同在、聖徒都可以自己來到父神面前、聖殿的幔子已經作上到下撕開了、約14:21-23; 16:25-27, 太27:51…、聖徒為什麼還需要主耶穌這大祭司?
    結論:作者在這裡的講論、有點令人難以接受、但這只是希臘文修詞學上常用的拋物法…用一些略為誇大的話去喚醒聽眾的注意。這裡的主題好像是用麥基洗德對比主耶穌、他們的身份超越所有祭司、更以誇大的形式、說利未也通過他父承認了麥基洗德的地位。但從第六章開始來看、主題卻是另有所指。我們先要指出麥基洗德與主耶穌只是相似、書中沒有說他們是同一位人物、在不同時空之下以不同的身份出現。麥基洗德怎樣永為祭司、我們不清楚、但作祭司的身份是由神所立、不是人所定、神要他永為祭司也就永為祭司。主耶穌方面、他是大祭司、也是被獻的祭、而他作祭司的效果、是聖徒通住幔子內的錨、這才是全段的主題。宗教改革時說聖徒皆祭司、靠著主耶穌的恩、人都能直接來到父神前、不需要那中介的祭司。但聖徒蒙光照是一次過、醒悟後還有路要走、人生有風和日麗的時候、也有波濤兇湧的時候、聖徒在這時就需要主耶穌這錨、穩定在怒海當中。這裡包括作者在內、都曾逃跑避難、在那時能夠堅持所望、就是靠著所信的耶穌、他比任何勢力都大。作者提醒聖眾、現在風浪雖已過去、聖徒卻不能懈怠、不要像冷水煮青蛙、死了也不知。

Комментарии •